雷竞技RAYBET危害:可以使河湖水酸化,影响鱼类生长繁殖,乃至大量死亡,而且使土 壤酸化,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,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,并危害人类 健康。 防治: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,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。
本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勒姆发现酸雨可导致湖泊和土壤酸化,即酸雨可 形成灾难,但是此成果未能为世人重视。 50年代初,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渔业减产,原因不明;1959年挪威科学家才揭 示元凶是酸雨。欧洲大陆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体,随高空气流飘到北欧,被雨雪 冲刷,所形成酸雨使湖泊酸化,导致渔业减产。 60年代,欧洲建立了欧洲大气化学监测网,继而发现pH值低于4.0 的酸雨地区, 集中于地势较低地区,如荷兰,丹麦,比利时等。瑞典科学家奥登研究了欧洲的 气象和降水,湖水,土壤的化学变化雷竞技RAYBET官方网站,证实欧洲大陆存在大面积酸雨,是洲级区 域环境问题。 1972年,瑞典政府给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报告《穿过国界的大气污染:大 气和降水中硫的影响》,引起各国政府关注,1973至1975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开展了专项研究,证实酸雨地区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欧。1974年和以后北美 证实在美国东北部和与加拿大交界地区亦发现大面积酸雨区域,几乎北美有三分 之二陆地面积受到酸雨威胁,甚至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迎风一侧,也出现酸雨。 再后,东南亚日本、韩国等亦发现大面积酸雨。有位科学家到杳无人烟,且长年 冰封雪盖的格陵兰岛,给冰层打钻,取出180年前的冰块,与现在的酸度相比雷竞技RAYBET官方网站, 酸度增长了99倍。至此世人公认酸雨是当前全球性重要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之一。 更多内容…
产生的原因:全球变暖是因为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雷竞技RAYBET官方网站,使气温升高的一 种大气环境问题。 影响:全球变暖,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的影响; 其次,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,进而导 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。实例
制止的措施:科学家们认为,解决全球变暖最有效的办法, 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。人类只要 将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%,甲烷排放量减少8%,就 能制止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。为此,国际社会正在共同 努力。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,迫于各国一致 呼吁,24个发达国家签订了《里约热内卢公约》,准备 把200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。1998 年4月,世界8个经济大国(英、加、法、德、意、日、 俄、美)宣布,它们将立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,以对 付气候变暖。中国政府也制订并通过了《大气污染防治 法》,决心提高资源利用率,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,并 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,共同努力,早日使地球“体温” 降下来,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。
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地球两极的冰雪溶化,地球海平面将 会上升。南极洲的冰盖约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%,其面积约1300 万平方千米,平均厚度约2000米。如果南极洲的冰雪全部融化, 海平面将上升80米。当然,目前全球变暖的幅度还不足以使南极 冰雪完全融化,但海平面每10年升高6厘米已经成为现实。据统 计,近百年来地球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0~15厘米。海平面上升将 会威胁沿海地区的安全,特别是沿海城市的生存,因为世界大约 有1/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多个特大 城市,包括美国纽约、日本东京、中国上海等在内。 全球变暖作为一个重要的气候现象,也将使水汽蒸发加剧,进而 影响到各地的降水,改变大气环流状况,使气候反常,增加洪涝、 干旱、飓风、热浪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,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 一系列重大影响,危害极大。 全球变暖还会引发疾病的流行和蔓延。1996年印度发生了一场瘟 疫,就是因为那年夏天很长一段时间比正常年份气温高,导致疟 疾、登革热等疾病流行,造成大约4000人丧生。
破坏因素: 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,如果到达地球表面, 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,即我们所熟知的DNA,造成 细胞破坏和死亡。 来自于太阳的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在到达地球表面之 前,其中高能的紫外线公里以上)的氧气分子发 生分解,产生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,因此能很快与大气中含量 很高的氧分子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,生成臭氧分子。臭氧层被破坏主 要是因为人使用了消耗臭氧物质(氟氯烃化合物) 影响: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,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 成破坏。
1986年5月,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第三世界环境保护国际会议上,专家 们认为,酸雨现象正在发展,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环境的十大问题之一。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,终年冰雪,罕见人至,但80年代,挪威科学家在北极圈内大面积 地区都测到酸雨(酸雪)。哪儿来的?他们认为是前苏联南部工业区排放的大气酸 性物质, 随气流,几千公里飘移到此地。后来在南极地区也有人曾收集到pH为5.5 的酸性降水。这些酸性降水所含的酸性物质,可能来自更远的距离。看来,酸雨不 但没有国界, 也没有洲界。 1998年上半年, 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南极酸性降水, 其中一次pH值为5.46。 有趣地是, 当刮偏南风或偏东风时, 南极大陆因为没有人为排放, 大气是新鲜的, 所 以测得降水的都接近于中性;当刮西北风时, 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 物将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, 遇到降水, 形成酸雨。这说明: 南极也不是 “净土” 。 酸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。90年代科学家又在冰雪世界的南极和北极收集到了含 有有毒农药成份的“毒雪”。“毒雪”形成与酸雨或酸雪形成过程极为相似。也 是人类活动,使用人造的农药到田间,杀虫增产,但农药却进入了环境;也是通过 大气远程传输;也是在高空中,污染物被雨雪冲刷;也是最终降落地面,危害人类。 由“酸雨”,发展到“毒雪”,如此严重的环境恶化趋势,能不令人类反省吗?!